2020年1月底,當全國人民沉浸在春節的喜悅中時,一場席卷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將整個春節籠罩上一層濃濃的陰影,面對疫情,有這樣一群人:他們牢記使命、放棄團圓,始終在工作崗位不離不棄;他們勇擔重任、不畏艱險,以專業的力量迎擊肆虐的病毒。劉仕芳就是其中一個,她作為第一批抗擊新冠肺炎的一線人員進入隔離病區已近半個月了,她像一個沖鋒在前的士兵,與其他醫護人員一道抗戰在新冠肺炎的最前沿。
劉仕芳作為云南省傳染病醫院呼吸科護士長和主管護師,是省傳染病醫院H7N1、H7N9、中東呼吸綜合征、埃博拉出血熱等突發傳染病的應急籌備人之一,在同事眼里,她是一個對工作極其認真負責任的人,擔任護士長以來,為了確保緊急時刻呼吸科負壓病房能夠正常使用,平時工作中,她嚴格遵守呼吸科病房使用規定,每個星期對負壓病房的設施進行檢查,并做好相關記錄。每個季度組織護理人員進行應急知識培訓和模擬應急演練,組建各類應急醫療救援隊,切實做到召之即來、來之即戰。
疫情就是命令,責任重于泰山。隨著湖北武漢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持續蔓延,全院立即啟動一級響應,面對危險,醫護人員臨危不懼,整裝上陣,開始了與新冠肺炎的較量。呼吸科作為阻擊新冠肺炎的最前沿陣地,無疑是最危險的地方,這里每天要收治數例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。在這里,既要承擔超負荷的勞動,還要承受新冠肺炎帶來的壓力與不安,劉仕芳總是說:“我是護士長,我有責任第一個沖上去”“別擔心,我會小心的,你們去準備別的治療”。她是這樣說的,也是這樣做的,在隔離病房中,她是護士們的主心骨,是病人的貼心人,為全力救治患者,她的身影穿梭在病區的各個角落,就像一個上滿弦的時鐘,忘我地工作著,哪里有需要,哪里有危險,哪里就有她的身影。
1月17日,云南省首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進入醫院治療,為確保萬無一失,所有病區工作人員必須穿上三層以上的隔離衣,戴上橡膠手套,防護眼鏡、帽子、口鼻罩……在負壓病房的四個多小時的時間里,不能上衛生間、喝水等,為了減少上衛生間的次數,更為了為醫院節省昂貴的一次性防護服和用品,她在進入病區值班前盡量減少喝水、少吃東西,厚厚的防護服經常把她悶得汗流浹背,工作強度非常大,幾個小時下來她常常感到心慌胸悶,呼吸困難,盡管如此,她仍不忘一個共產黨員的神圣職責,帶頭做好其他工作人員和病人、家屬的解釋說服工作,以自己積極樂觀的態度穩定大家的情緒,提醒大家注意個人防護,鼓勵大家認真履行救死扶傷的神圣天職。
1月28日,醫院收治了一名新冠肺炎危重病人,高燒持續不退,且還有其他并發癥,為了病人的安危,她與一同值班的護士,整夜守在病人床旁,監測生命體征、輸液、吸痰、做心理疏導……忙碌中,她的防護服已經浸濕在汗水里,眼罩中霧氣已經凝成一股股水流順著面罩往下淌,而她,全身心地投入到患者的治療護理中。多少次,她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與病人近距離接觸,只為了更好地監測病人體征。最終,病人脫離了危險,而此時已經連軸轉了數天的她,又投入到了其他患者的護理中。
讓她印象最深的是救治第一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,這也是她第一次真正面對新冠肺炎惡魔危險的考驗。
患者是一位男性,伴有高熱,肺部有陰影,被列為高度懷疑新冠肺炎患者,患者難以接受被完全隔離的事實,情緒很不穩定,極不利于康復,面對這種情況,劉仕芳反復耐心地說明住院觀察和消毒隔離的重要性,從新冠肺炎對其家人及周圍人群危害程度的角度來說服他,同時還以精心的護理和治療來感化病人,消除病人的恐懼感和孤獨感,使病人配合醫療工作的正常開展。
雖然,面對疫情惡魔的襲擊,劉仕芳與其他醫務工作者一樣,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,但是,她對這場新冠肺炎阻擊戰還有另外的理解,阻擊不僅僅是敢于犧牲,她更重視科學的防護,用豐富的護理專業知識,使病人早日康復,同時避免醫護人員的感染。為此,在結束一天繁重的工作后,她抓緊時間翻看大量的資料,結合醫院的特點,制定了嚴格的消毒隔離制度和護理人員的防護措施,對每一批進入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進行嚴格培訓。一次,一位護士在脫隔離服時,沒有按照穿脫隔離服程序,她及時制止,并對那名護士進行單獨培訓。要知道,一個小小動作的失誤將導致感染的風險,在隔離病房,這樣的操作是絕對不允許的。
劉仕芳,就是這樣一個勤勤懇懇、兢兢業業地人,她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護理工作,不僅僅在這次阻擊新冠肺炎疫情中,她敢為人先,堅忍不拔,在平時的工作中,她時刻以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,十幾年如一日,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許多不平凡的成績。為此,她多次被醫院表彰為“優秀護士”“先進工作者”,在云南省護理協會技能大賽中榮獲優秀獎。她的敬業,她的無私,她的奉獻精神正是南丁格爾精神的真實寫照。
直到現在,劉仕芳仍與其他醫務工作者奮戰在一線,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用愛為患者的健康做出做大的努力。